轰鸣的收割机穿梭田间,将成熟的大豆收割下来,随后进行脱粒、测产。11月14日,广东农技大讲堂——2024年大豆收获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广东省英德市举办。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英德市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代表,农技推广人员、“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机合作社成员、大豆种植户等80多人参加活动,旨在深入探索和验证大豆机械化播种与收获技术在广东丘陵山区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通过引进并推广适合本地条件的高性能大豆播种机和收获机,加速大豆生产机械化进程的发展。
广东农技大讲堂——2024年大豆收获机械化技术培训班
金豆摇铃实收测产
四款收割机田间比拼
在英德市九龙镇新田村的田间地头,大豆植株随风摇曳,豆荚饱满。配备大豆专用割台及全喂入式(经调整)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四种类型的大豆收割机在田边准备就绪。活动现场演示比对、检验并评价多款收割机的田间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等指标。通过对不同型号的大豆收获机械进行现场演示和性能检测,为大豆收获机械优化升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大豆机械化装备升级改造,为用户提供先进适用的大豆收获机械,在机械化代替人工大豆收获的同时,降低机收损失,促进农民增收。
现场种植大豆被划分为机械组和人工组,品种包含豆制品加工型大豆华夏10号、华夏22号,以及油料大豆华夏21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及农机企业的代表详细介绍了四台主流收割机特点,随后农机手进行作业演示。
据了解,目前广东大豆机收水平较低,主要依赖人工收获,但这种方式人工投入大、劳动强度高。适合广东丘陵山地使用的大豆专用收获机数量有限,且部分由水稻收获机改造而成的机型存在易堵塞、破碎率偏高的问题。
本次现场会展示了专为大豆收割设计的喜盈盈大豆割台。该割台采用挠性设计,能够灵活适应不平整的地块,确保在各种地形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收割效果。同时,割台还配备了精密的防漏荚设计,显著降低了漏荚现象,提高了收割效率。
同时,现场还展示了雷沃、沃得和约翰迪尔等品牌的全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这些收割机能够进行水稻、大豆、油菜等多种作物的收获作业,但由于其结构设计未充分考虑大豆的物理特性,因此不具备大豆仿形收割功能,容易造成较高的田间损失率和破碎率。然而,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割台、脱离装置的滚筒和筛网等关键部件进行调整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谷物联合收割机对大豆的适应性,降低损失与破碎,基本满足大豆收获要求。
此外,活动现场还展示了适用于中小农户生产的大豆脱粒机和大豆清选机,为农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农业机械选择。
本次活动主办方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年海教授团队、英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英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组建了专家组,于7月23日对采用大豆高质量播种机播种的华夏10号、华夏21号、华夏22号三个品种进行了测产。经过专家组的查验、实收以及去皮去杂等步骤,并按照标准含量率13.0%进行计算,得出以下结果:高异黄酮品种华夏21的平均亩产量为253.0公斤;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华夏10号的平均亩产量为245.72公斤;华夏22的平均亩产量为213.0公斤。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程艳波指出,英德当地农户大豆种植密度较小,通常采用人工种植和收获的方式,平均亩产约180公斤。在“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资助下,该基地采用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可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并大幅提升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
田间讨论机收效果
大豆收割机
大豆测产
破解“无机可用”难题
探索大豆机械化生产模式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列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英德市九龙镇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吴宇雷介绍,本次培训将展示不同类型的大豆收割机,采用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及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大豆收割机的操作技巧与性能优化策略。培训旨在通过实战演示与经验分享,让每位参与者都能获得新知,在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方面有所收获。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南方大豆创新研究院院长王应祥介绍,粮安天下,种铸基石。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大豆创新研究院致力于大豆的种质资源收集、基础研究、育种和推广工作,目前已培育30多个通过国家和地方审定的新品种,其中22是国审品种。“目前从育种目标上,通过优化大豆的株型,提高蛋白和油分含量,培育适应热带亚热带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通过配套栽培模式,减少机收损失率,从而推动扩大本土大豆产量,加强自给自足。”
广东多数大豆种植于山坡地或早熟地,存在种植条件不理想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广泛调研后,启动了“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聚焦于大豆播种与收获等核心生产环节,通过精心策划的农业机械比对选型试验,力求从众多机型中筛选出适宜广东丘陵山区种植环境的大豆高性能播种机和收获机。
2024年大豆收获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开班
活动现场
农技服务升级
助力“百千万工程”
广东是大豆消费大省,其大豆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还将成为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重要举措。
农业科技深入田间地头田头,农技特派员奔赴一线,各类农技推广活动、培训学习活动在南粤大地遍地开花。为推动全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以全面助力大豆产业及其他农业领域的蓬勃发展。
开办农技大讲堂送技田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农业专家、学者就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深入讲解,并利用“农友圈”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个性化推送,以满足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差异化需求。
农业科技特派员介绍,农业生产者在遇到生产技术需求时,只需在平台上“下单”,并明确填写所需的技术服务内容,平台便会自动从专家库中匹配最近的相应产业专家。这些专家会及时以短信形式收到生产需求,并在打开平台“接单”后,迅速精准地提供技术服务,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农业生产者亲切地称这个平台为农业界的“滴滴打车”。
建立省市区(县)联动平台,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三级联动机制,确保了技术服务的快速响应与精准送达,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农技推广网络,极大地提升了农技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项目合作,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申报并实施大豆产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技术推广项目。这些合作项目不仅引入了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还推动了大豆新品种选育、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大豆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科技特派员介绍“农友圈”
活动现场